4月16日,由高校分析測試研究會主辦、揚州大學承辦的第二十屆教育部高校分析測試中心主任年會在揚州大學虹橋專家樓會議中心隆重舉行。
揚州大學胡效亞副校長代表承辦單位致歡迎詞,教育部科技發(fā)展中心副處長曾艷女士、中國分析測試協(xié)會副理事長王順昌先生、教育部高校分析測試中心研究會理事長馮建躍教授、教育部高校分析測試中心研究會前理事長郁鑒源教授發(fā)表了重要講話。來自全國各地高校測試中心的主任、儀器廠商代表共計約100人參加了此次年會。儀器信息網作為特邀媒體參加了此次會議。
會議主要圍繞“新時期高校分析測試中心面臨的挑戰(zhàn)與機遇”展開討論?!?/P>
上個世紀80年代初,高校利用世界銀行貸款項目籌建了一批分析測試中心。在最初的十年中,高校分析測試中心曾經輝煌一時,對各學校科研成果的取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初,高校分析測試中心遭遇發(fā)展危機,危機主要來源于以下幾方面:
(1)近年來,隨著國家“211”、“985”工程的實施,院系內紛紛成立重點實驗室,其儀器設備的數量和性能都大大提高,測試中心的地位和作用逐漸散失,資金和人員投入也日見不足;對此,南京大學現代分析中心主任董林教授笑稱為“三催(摧)現象”,即“211”、“985”工程“催生”了一批高校測試中心,同時也“摧殘”、“摧毀”了一批老牌高校測試中心。
(2)國內民營及外資第三方檢測實驗室的興起,使得高校測試中心對外服務也面臨挑戰(zhàn)。
如何應對危機,重鑄高校測試中心曾經的輝煌?年會上各測試中心主任各抒己見,分享經驗與成果,共探出路。
各位主任的發(fā)言大致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1)明確測試中心的定位 實施不同的運營模式
高校測試中心由于各校情況不同,定位也不盡相同。
對于大部分的高校測試中心而言,測試中心是科研測試服務的公共大平臺,也是大型儀器的培訓教學中心。在當前的形式下,測試中心的功能不能僅限于測試服務,而是應該融入到各學科的科研中,更大地發(fā)揮儀器設備的“價值”,如清華大學測試中心、南京大學現代分析中心等綜合性高校測試中心在學校中就扮演這樣的角色。
對于某些測試中心,地處經濟發(fā)達地區(qū),校外檢測需求較多,測試中心特成立公司負責此項業(yè)務,利用學校的研究實力為第三方檢測服務,如大連理工大學測試中心、北京科技大學分析測試中心就采用此種模式。
此外,高校測試中心也在力圖尋求政、產、學、研的合作,在推動地方經濟發(fā)展的同時,也帶動了中心的發(fā)展,如華中科技大學測試中心就與武漢消防局成立“火災鑒定實驗室”、南京大學現代分析中心與南京高淳縣技術監(jiān)督局合作建立“科技檢測平臺”等。
(2)改革測試中心的管理 作好服務工作
高校測試中心管理首要就是人員的管理,對此各測試中心都嘗試了多種不同的管理及激勵制度,例如,竟聘上崗、崗位流動、調整考核辦法等,調動測試中心人員的積極性欲責任感。
此外,質量管理也很重要,高校測試中心雖然有著強大的科研實力,但是與其他的國家質檢機構及第三方檢測機構相比,質量管理還有差距。近年來,各高校測試中心也紛紛參加資質認證工作、參加比對活動等,從而加強測試中心的質量管理。
服務是測試中心的根本,如何更好地滿足服務對象的各種需求是各測試中心的主要任務之一。首先,針對高校特點,測試中心實驗室不能重復簡單的低水平的測試服務,而應在方法、技術儲備、標準研究等方面下功夫,提升服務水平;其次,高校教師的科研工作常常占用休息及節(jié)假日時間,測試中心要與之配合,采取相關的措施,例如,測試中心實施儀器24小時開放、測試管理人員輪流值班等。
近期,國家對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高度重視,并且“211”、“985”三期也實施在即,這些都給測試中心“再鑄輝煌”帶來的機會,希望各測試中心能夠在抓住機會,迎來更美好的未來。
在研討會上,針對不少主任提到的所擁有的儀器設備多為進口儀器,其配件和服務貴、運營成本高的情況,儀器信息網負責人唐海霞女士向大家發(fā)出倡議:高校測試中心應更多地關注國產儀器設備和廠商。國產儀器設備近幾年發(fā)展很快, 不少國產儀器完全能滿足高校測試中心教學和一般的分析測試需求,并具有運營成本低,服務及時的優(yōu)勢。
此外,各位測試中心主任還就儀器維修、耗材試劑購買、?;芳皬U舊試劑處理等進行了討論。會議同時增選清華大學分析測試中心主任林金明教授、北京大學醫(yī)藥衛(wèi)生分析中心主任王京宇教授、南京大學現代分析中心主任董林教授為高校分析測試中心研究會理事會成員。
年會上,島津公司、FEI、布魯克等廠商代表介紹了各自公司的儀器產品;同期還舉行了小型的儀器展。
會后,參會代表參觀了揚州大學分析測試中心,實地考察并交流經驗。(對于揚州大學測試中心,本網“100家實驗室專題”曾有報道。鏈接:“100家實驗室”專題:訪揚州大學測試中心)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