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創(chuàng)遠程測定鋯石年齡技術 (2005-10-08)
發(fā)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科學時報
瀏覽:909
移動樣品靶、打開離子束、聚焦……隨著遠在宜昌的研究人員在互聯(lián)網(wǎng)電腦終端的操作,北京的儀器馬上做出相應動作,3臺電腦分別顯示出鋯石樣品在離子源中的圖像、離子探針質譜儀的即時工作狀態(tài)和聲頻、視頻同步交流軟件的控制界面。北京和宜昌兩地的專家,同時在各自的電腦屏幕上看到相同的表明分析過程和儀器狀態(tài)的圖表。這是記者在中國地質科學院離子探針中心看到的我國在世界首創(chuàng)的用離子探針質譜儀遠程測定鋯石年齡的情景。
這一測試是由科技部支持,中國地質科學院北京離子探針中心、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和吉林大學共同承擔的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項目“大型科學裝備遠程共享示范??離子探針質譜儀(SHRIMP II)遠程共享控制系統(tǒng)”完成的。擔任實測的離子探針質譜儀是我國于1999年引進的當時世界上第9臺質譜儀。
該中心主任劉敦一介紹說,鋯石因其穩(wěn)定性好,因而成為同位素地質年代學最重要的定年礦物。鋯石定年是同位素地質年代學中最重要、應用最廣泛的方法,它為地質演化提供時間坐標。該系統(tǒng)的硬件設備包括3臺電腦、1臺用于輸出樣品分析結果的打印機,以及用于儀器各控制端操作者之間進行聲頻、視頻同步交流的攝像頭和話筒。需要鋯石測年的單位只需將樣品寄至北京,研究人員在異地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對安裝在北京離子探針中心的離子探針質譜儀進行操縱,就可完成對標準鋯石樣品和待測鋯石樣品年齡的測試過程。
記者在北京離子探針中心看到,當宜昌地質研究所的人員通過遠程控制端的電腦設定了分析參數(shù)、鍵入樣品號并給出開始記錄數(shù)據(jù)的命令后,位于北京的儀器便開始全套分析過程。在分析過程中,兩地的操作者通過第三臺電腦及其顯示器,隨時進行同步聲像交流、溝通。當樣品分析完成時,分析結果同時在兩地打印輸出。
離子探針質譜儀在全世界比較少,很多國外專家也常到北京地科院來做鋯石測定。過去,他們必須親自帶著樣本到北京離子探針中心進行幾天時間的測定,有時甚至是整個課題組成員一起來,長途跋涉花費資金不說,還要占用科研人員寶貴的時間。如今,遠程測定鋯石年齡技術實現(xiàn)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公共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實時遠程控制離子探針質譜儀,觀測樣品圖像實時變化,在線獲取試驗數(shù)據(jù)、遠程協(xié)同信息交流等遠程實驗功能,完成了離子探針質譜儀的遠程共享,達到了讓異地研究人員如同親臨北京離子探針中心進行實驗的效果,滿足多個科學家異地實時進行協(xié)同實驗、研究的需要。
據(jù)悉,SHRIMP的制造廠商也在研制這一系統(tǒng),但尚未成功。宜昌地質所是北京離子探針中心在國內設立的第一個遠程控制工作站。第二個遠程控制工作站將于9月底在巴西圣保羅大學同位素地質實驗室建立,并將遠程實測一組巴西鋯石樣品。